李宁正式入局咖啡,又一次提升消费体验的尝试
滚烫的咖啡赛道是兵家必争之地,这次是李宁拍马赶到。
李宁体育(上海)有限公司(下称“李宁”)申请注册“宁咖啡 NING COFFEE”商标,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,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。“李宁咖啡”,成为近日创投圈的热门话题。
对于申请注册“宁咖啡NING COFFEE”商标,李宁公司回应称,希望通过优化店内服务,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。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,将会是李宁针对零售终端消费体验环节的一次创新尝试。
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总结起来就四件事:衣食住行。随着万达推出“万茶”品牌,中国邮政和“两桶油”入局咖啡市场,衣食住行四大消费领域的龙头企业均在饮品市场成功会师了。不知道还有哪个行业能像今天的饮品行业这么热闹。
而饮品行业中最热闹的无出咖啡左右,从全球来看,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与日韩、欧美、南非等咖啡市场相比仍处于早期阶段,人均饮用咖啡杯数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咖啡消费量。
近一两年,国内本土咖啡品牌迅速崛起,例如瑞幸、Seesaw、三顿半等耳熟能详的企业来势汹汹,行业发展整体呈现扩张趋势。
实际上,资本早已跑向火热的咖啡赛道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5月,2013年以来,咖啡项目共获融资114次,总披露金额115.68亿元。
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27.2%增长率,远高于全球2%的平均增速。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,总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。
据美国农业部统计,2019-2020咖啡年度中国咖啡消费量为3350千包,约19.50万吨(人均15杯/年),同比增4.8%。2020-2021咖啡年度中国咖啡消费量20.1万吨,其中速溶与即饮占八成。
受疫情影响,线上精品速溶咖啡市场爆发,天猫咖啡类目同比增长1900%,精品速溶咖啡增长超5000%,三顿半的销售额突破1亿元。这些被教育出来的消费者都是线下消费的精准客源。
可能“宁咖啡”的机会并不是侵入、瑞幸们已经占领的市场,而是水面以下还未开垦出来的巨大增量市场,譬如国内三线以下尚不足25%市占率的下沉市场。
不过,从新茶饮行业市场来看,品牌数量众多,少数品牌占据较高市场份额,李宁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也不是一件易事。
在李宁之前,从、、中国邮政这些巨无霸到狗不理、这些百年老店,再到旺旺、娃哈哈等圈外大佬等已经先其一步,开门做起来咖啡生意。